生物的进化
一、 教学目标
知识与技能 :
1. 简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。
2.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。
过程与方法 :
1. 通过分析有关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,培养学生的分析、处理资料的能力。
2. 通过害虫抗药性案例分析,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。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 :
1. 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,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。
2. 通过害虫抗药性案例分析,探究人耐药性产生的原因,培养学生进行健康、合理用药的安全意
识。
3. 通过多次小组合作的方式,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。
二、教学内容分析
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《生物学》八年级下册,第七单元《生命的演化》,第 21 章《生命的发生
和发展》第 2节《生物的进化》。生物进化的原因——自然选择学说是本册乃至初中生物阶段重点理
论之一,也是初中阶段的难点之一。前面通过对生物圈中的植物、动物、人和微生物的学习,学生对
于生物多样性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。本节主要阐述生物圈中的生物进化的证据、过程、原因和结
果,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,也是以后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的基础,在本章和本册中占有
重要的地位。
三、学情分析
在学习本课之前,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遗传、变异、可遗传的变异、地球上生命的起源、
生物的进化历程等生物知识,并亲手做过了许多生物探究实验,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,为
学好本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四、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
人们常说:“教学有法,但无定法,贵在得法。”作为一名生物教师,教学上要能够把学生认为
抽象、复杂、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讲得浅显易懂,能善于引导学生学习,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趣
味性,掌握生物知识的规律性,能理论联系实际,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。要做到这
些,教师必须对深奥的知识进行通俗化的比喻,也就是将教育中的难点与学生不容易理解、较抽象的
知识点以通俗的语言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,同学们的亲身体验等形式展示给学生,使之易于理解。在
静态的文本世界与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,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,激发学生独
立探索、积极探索生物知识的能力,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五、教学重点及难点
重点: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对生物进化的合理解释。
难点: 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。
六、教学过程
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
一.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播放恐龙图片。
恐龙作为地球曾经的“霸主”,曾
经在中生代称霸地球一亿多年, 但是在
6500 多万年前却神秘的灭绝了。科学
观看恐龙图片
自由发挥,充分探讨恐龙灭绝的原
用学生熟悉又感兴趣
的恐龙灭绝之谜导入,
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充分探讨恐龙灭绝的
原因,突出学生的课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