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17、古诗两首》导案设计
教材分析:
《望庐山瀑布》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。 诗中李白运
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, 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, 尽情抒发了对大
自然的赞美之情。 杜甫的《绝句》描写了一幅初春美丽的图画, 诗中鸣叫的黄鹂、
飞翔的白鹭、高山的积雪、待发的船只,动静结合,有声有色,为我们展现了杜
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、 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。 同时,诗人愉悦的心情也蕴涵于写
景之中。
学情简析:
《古诗两首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, 但是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, 诗人
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学生更是知之甚少。
教学目标:
知识——会认 9个生字,会写 12 个字。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。积
累古诗中的名句。
能力——培养学生感情朗读、想象以及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的能力。
情感——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,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。
教学重点:反复诵读,理解诗意。
教学难点:体会古诗意境。
教学方法:引导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古诗;反复吟读;启发想象。
教学准备: 查找李白、 杜甫的资料, 积累李白、 杜甫的诗篇。 准备教学用幻灯片。
教学过程: 第一课时《望庐山瀑布》
一、 自学检测
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位我国古代大诗人的优秀作品,大家知道是哪两
位?聪明的你们根据学案先自学,不会的我们再一起找答案吧! ”
(根据教学目标,设计出学案,此环节要求学生自学认识“庐、炉、瀑、疑”四
个生字。弄清“紫”这个易读错音的拼音。 )
二、 交流展示
1.学习古诗的方法。
“孩子们, 对于古诗的学习,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方法, 请大家打开思想的
大门,好好回忆一下有哪些方法?”
学生思考后,全班交流,教师顺势大屏幕展示:
(1)反复吟读,感悟诗歌的美。
(2)结合书中的插图,想象诗歌的内容。
(3)结合诗句内容,画一画。 (诗配画)
2、合作学习古诗,展示学习成果。
“孩子们, 选择你们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, 同学之间自由组合, 合作学习古
诗吧!”
(学生自由组合,分小组合作学习,教师巡视指导。 )
【设计意图: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学会学习, 学生学习的任务不仅是学会所学
的知识,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。 当今的社会是个学习型的社会, 一个人必
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愿望。 本环节的设计, 授之以渔, 教师让学生反思和总
结学习的方法和经验,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。 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
法,自由组合,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。 】